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gz.people.com.cn/n2/2019/0506/c389293-32908733.html"
每天早晨7點50分,是獨山縣第四幼兒園幼兒的入園時間,運動操場上,一群三到六歲的孩子,正在自主選擇投放材料、自主搭建游戲場景,利用平衡木板、木質樓體、PVC管、障礙物,與小伙伴一同完成“闖關游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在游戲中跳躍、跨越、匍匐前進……孩子們的快樂感染著在場的每一個人。讓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的人都不禁贊嘆:“這些孩子太厲害了!”這也是該園最有特色的游戲——戶外大循環。而這樣的游戲方式的推廣得益于廣州市龍光幼兒園園長李美蓉的教育幫扶。自去年9月份以來,隨著廣州市教育局啟動第三批廣州市與黔南州結對幫扶學校掛職的工作,李美蓉就來到四幼開始了她的掛職幫扶支教工作。入園之初,李美蓉通過巡班、談話、觀察等方式深入調研,發現該園活動場地小、班額人數大、戶外器材缺乏、作息安排不規范、教學模式單一等問題較突出,如何逐一解決問題成為了李美蓉的一大考驗。“針對這些問題,我認為首先要改變教學模式。”李美蓉說,在與教師們深入探討和教研后,確立了將該園以集體教學為主的方式改變成以孩子進入區域開展自主游戲,并對孩子的一日生活、教學時間進行整合,確保充分的教研時間。而針對幼兒園場地小,體育活動開展不充分的問題,李美蓉想到了近年來很受歡迎的戶外大循環活動,該活動是近幾年比較受歡迎的一種集體游戲,各幼兒園可根據地域條件和孩子的年齡特點,從活動組織形式、玩教具自創、一物多玩、大循環活動等方面做出多種嘗試,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運動帶來的成功感,體驗運動帶來的快樂。李美蓉借鑒了廣州市許多幼兒園大循環互動的模式,在四幼開展起了晨鍛大循環活動,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條件,讓幼兒跑動起來,達到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運動技能的目的。“大循環很適合像四幼這樣場地狹小的幼兒園,我們可以利用桌椅板凳、爬行墊等器材為孩子們組建循環設施。”李美蓉說。由于獨山四季多雨,每逢雨季,戶外大循環的開展會因天氣原因收到限制,孩子們只能被困在人多狹小的課室里不能運動。在晨鍛大循環的經驗基礎上,李美蓉就啟動了《幼兒園混齡室內體育鍛煉大循環的研究》課題研究,充分利用課室里的桌椅板凳、各種設備材料,最大限度地讓孩子在教室、走廊和樓梯間開展運動。這一課題的成功運用還成功立項為黔南州州級課題,解決了幼兒每天要實現兩小時的運動量要求。“我們的課題已經立項,也希望在我掛職支教的這一年中,能夠把老師隊伍朝著專業化方向培養和發展,才是留給獨山幼兒教育最大的財富。”李美蓉說。在李美蓉的力薦下,四幼在全縣率先把戶外大循環和室內大循環活動引入到了教育教學活動中,并嘗試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動作發展目標,創設不同的運動區域、運動器材和指定路線,內容豐富多彩,趣味盎然。經過近一年的實施,四幼以豐富的游戲環境,幼兒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豐富的游戲、體能課程得到了周邊幼兒園教師的一致認可和好評。“四幼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秩序非常好,室內外區域豐富多樣,真正實現了讓孩子消除等待,自主學習。”下司幼兒園教師劉炳葉評價道。“李園長到四幼掛職幫扶以來,對幼兒園的各項工作盡心盡力,轉變了老師的教育理念,使幼兒園的教育教學工作得到很大改變。下步,我們將把這些先進理念輻射到集團園所有的公民辦幼兒園,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第四幼兒園園長何婭說。記者手記:“問過信念問過腳步,手拉手的背影風雨無阻;問過初心問過征途,有人想要和你一起幸福。”這是李美蓉經常說起的話,在教育幫扶的道路上,她傾盡心力、奉獻智慧,傾其所能幫助當地幼兒快速得到全面、優質、專業的保教教育,在此期間,她感受到了周圍老師給予的能量和溫暖,孩子們相伴左右天真可愛的笑容。在教育前行的路上,因信念而步履堅實,因奉獻而內心充盈,李美蓉和孩子們一樣收獲了滿滿的幸福。(甘婷婷)(責編:左覃韌(實習)、陳康清)
關鍵字標籤:PC板應用 |